欢迎光临深圳华侨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网站
登 录 | 注 册

国内滑雪场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运营有待提升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滑雪场上穿羽绒服滑雪的人少了起来;为了安全和防护,带护具的雪友多了起来。深圳旅行社专业人士表示,如果选择入门级的装备,可以去迪卡侬买,比较实惠。但是服装再加上头盔、帽子、手套、眼镜,算下来也接近千元。如果在雪服上选择中级品牌,例如芬兰品牌“Halti”哈迪、法国品牌“Lafuma”等,一套雪服的价格要在3000元到5000元。而类似加拿大品牌“Arc’teryx(始祖鸟),挪威品牌“Kjus”等贵族品牌,价格是一般滑雪品牌产品价格的1.5倍到2倍。德国奢侈品牌Bogner(博格纳)被誉为滑雪服装中的“Dior”,价格是几万元。

虽然喜欢滑雪的人越来越多,但对于初学者来说,买不买雪具依然是件纠结的事情。由于目前的雪具几乎全是国外品牌,无论从价格上还是购买渠道上,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都没有那么便利。

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,在中国冰雪服务业一路迅猛发展的同时,中国冰雪制造业的发展却还没有形成气候。东方证券研究报告分析指出,虽然中国滑雪产业发展迅速,规模不断扩大,但在滑雪产业链中,作为滑雪运动核心的滑雪设备与器材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发展,国内雪场设备与滑雪器材仍然主要依靠国外品牌,特别是高档次滑雪板等。滑雪设备与滑雪用品国产化水平较低,达不到竞技比赛要求,滑雪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。与中国相邻的日本是亚洲地区为数不多可以设计滑雪板的国家,相对日本本土滑雪装备品牌占本国市场50%以上份额的市场格局,中国本土品牌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等待挖掘。

据媒体报道,在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高山滑雪、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项目上,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从雪板、雪鞋、固定器、头盔和护腿板,使用的基本全是进口滑雪器具,甚至就连以人类滑雪起源地为荣的阿勒泰队,也不得不使用专业的进口滑雪器具。

目前,世界著名的雪板品牌大多集中在欧美,例如法国rossignol(金鸡)滑雪板、奥地利的HEAD(海德)。近些年来,韩国的滑雪板品牌异军突起,加之设计更加新潮时尚、价格适中以及地理位置离中国更近,受到了国内滑雪爱好者的喜爱。
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随着滑雪的流行,不少韩国代购的经营范围也有所扩充,除了化妆品、衣服以外,网上专职卖滑雪用品的淘宝店也越来越多。

由于滑雪运动对技巧性和安全性要求高,请滑雪教练也成为滑雪爱好者必要支出的费用。一个显著的变化是,免费的滑雪教练越来越少,技术过关的资深雪友充当兼职教练,成为大势所趋。比起几年前去滑雪场“自己瞎滑”或是同伴之间的“互相指导”,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找专业的教练指导。根据目前的市场价格,请一位滑雪教练每小时的费用是200元到300元。每到节假日和周末,滑雪教练的预约都会爆满,不提前肯定约不上。

2015年,越来越多的雪场都建立了教练员培训体系,每位教练都要在雪场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。更多的滑雪场将目光瞄准了娃娃,针对儿童开展的滑雪冬令营生意火爆。万龙滑雪学校负责人张岩表示,2008年首次开营时,整个雪季只开设了两期课程,每期学员不到20人。到了2014年,一个雪季要开设八期课程才能满足需求,而且每期学员能达到200多人。在万龙滑雪场山顶的小木屋,父亲们正在讨论待会儿去挑战哪一条雪道,夸奖谁家的小孩学的快,滑的好。坐在一边打扮时髦、坐缆车上来的妈妈们也不乏动心者,“给我也报个班跟儿子一起学。”

东北的滑雪场则在近5年开始飞速发展,例如松花湖万科、长白山万达、吉林北大壶、黑龙江亚布力,吸引着越来越多高水平滑雪爱好者的光临。但比起国外的滑雪场,国内滑雪场在雪场管理和服务运营上还有提升的空间。为了照顾更多陪同而来的非专业普通游客,雪场应该考虑增加些娱乐设施。